芎归胶艾汤

川芎、阿胶、甘草各二两,艾叶、当归各三两,芍药四两,干地黄四两。以上七味药加水五升,清酒三升,混合煎煮取三升,去药渣,放入阿胶,烊化后,每次温服一升,日三次,一剂无效可再用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妇人崩漏(子宫出血)的,或者流产后血流不止的,或者妊娠(腹痛)下血的

组成川芎、阿胶、甘草各二两,艾叶、当归各三两,芍药四两,干地黄四两

用法以上七味药加水五升,清酒三升,混合煎煮取三升,去药渣,放入阿胶,烊化后,每次温服一升,日三次,一剂无效可再用

【胡希恕】妇人有漏下,漏下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了,就是子宫出血了,不过出血得厉害,古人叫作崩漏。“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止者”,半产,就是流产了,那么流产它要下血,而且这个下血是持续地下,它不止。也有在怀孕的期间而下血者。妇人子宫下血有这么几个方面,一个是漏下,就是平时咱们说是经脉不调了,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之类的;也有半产后而继续下血的;也有妊娠下血,这个情形也常见,有很多容易流产的人在有孕之后多少还有见血,所以这个时候吃这个药都挺好使的。

  “假令妊娠腹中痛,为胞阻”,这是接着妊娠下血说的,假令妊娠下血而腹中痛,虽然它没说下血,其实里头有下血了,这为胞阻。这个胞指的就是子脏,指的是子宫,这是子宫里头有瘀血而胞受阻,就是指胎受阻,所以他叫“胞阻”这个病名。为什么会下血呢?还是有瘀血有关系。有瘀血,所以下血、腹中痛,那么这个名叫胞阻,用胶艾汤主之。

  大家看看这个胶艾汤,就是四物汤(加味),你看看有劳,有当归,有芍药,有地黄,这不是四物汤嘛!在这个四物汤里头,加上阿胶、甘草、艾叶三个药。这个四物汤咱们都知道了,一般都是说它补血,其实不是的,它也是祛瘀,不过它是一个强壮性的祛瘀药,就是利于虚证,不利于实证。那么这几个药呢,也多少有些不同。

  比如生地黄,它是寒性的强壮祛瘀药,与芍药都是属于微寒,所以这个利于虚热证,不利于虚寒证。当归和川芎都性温,是温性的强壮祛瘀药,这个温呢,利于虚寒,不利于虚热。

  这几个药还各有不同,这个芍药在《本草》上说治血痹,痹者就是这个疼呀,咱们说关节疼为痹症,湿痹、风寒湿痹证,都是疼,这个是由于血而发生的痹症,所以芍药治腹挛痛。那么这个地黄呢?虽然它也同芍药一样是一个偏于寒性的强壮祛瘀药,但是地黄这个药,能够解烦,它这个寒性比芍药寒得厉害,同时它有止血的作用,地黄与芍药是不同的,与当归、川芎就更不同了。

  当归、川芎是不是一样呢?也不一样,如果是针对强壮、定痛的作用,那么当归比川芎强;如果是针对祛瘀散邪的性质,这个川芎胜于当归,川芎辛温啊。两者也有点儿不同。

那么这四个药搁在一起呢,治的是不寒不热(类型),它有温性药,也有寒性药,把它混合起来用。当然它们的量有大有小,芍药量比较大,它是四两,所以它治腹痛,前头有“妊娠腹中痛”,芍药量要大一点。另外呢,干地黄的量也大,咱们这个它没写分量。没写分量呢,根据一般的用量就是六两,同时根据在临床上的情形。如果有脱血这么一种情况,那么这个药止血,还得加重剂量,所以干地黄还可以多用,这个它应该是六两,这本书上没注分量。

  那么这个方剂是个止血药,可是净是些强壮性的祛瘀药,你看桃仁、丹皮都不用,那么这说明是一个虚证,就是有这个下血证,而有虚脱的样子所以得赶紧止血,这是用强壮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。这个药应用的机会也相当多,一般的这个吐衄下血都可以用,但不是虚衰性的出血可不行,得是真正虚,那么需要用一种强壮祛察止血的法子,这个法子最好使不过了,这个也常用的啊。

  这是妇人在妊娠阶段常有的下血、腹中痛的病,一般都是由于自己不谨慎造成下血、腹痛、要流产,这个方子也很好使。这个方子常常配合这个参苓、白术,就是四君子汤合用,治要流产,可以起安胎作用,也常用的,也挺好使。只要是见血,要止血安胎,那么我们用这个法子也行,要实在虚得厉害,可以加上四君子汤,就是参、苓、白术,这里头有甘草了。这个我也用过,不然我不这么说啊。就那个老范啊,他那第二个小丫头就是这个病,哎呀,她那个血出得很厉害,我就用这个方子合用四君子汤,吃完就好了,后来产那个小孩叫小阳子(拟音)。所以这个方都常用啊,一般的失血证,要是有虚脱的情形,就是脱血的情形,出血相当厉害,这个方子都可以用的。

点赞(0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