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瘀血汤
大黄二两,桃仁二十枚,䗪虫二十枚(熬,去足)。以上三味药,研细末,以蜜制成四个蜜丸,以酒一升煎一丸,煎得八合,一次服完,服后最初排出的瘀血色紫暗如猪肝。
方剂介绍
【症状】产后腹痛,行气无效的;或者经水不利的
【组成】大黄二两,桃仁二十枚,䗪虫二十枚(熬,去足)
【用法】以上三味药,研细末,以蜜制成四个蜜丸,以酒一升煎一丸,煎得八合,一次服完,服后最初排出的瘀血色紫暗如猪肝
【胡希恕】这个是瘀血。产后腹痛,多由于气滞、血不行,那就是行气、治血痹痛就可以了,用积实芍药散。所以这条说,产后这个腹痛,依法应该用积实芍药散。当然也有烦满不得卧的情况,那么像是气滞血痹这种情况,所以依法给吃枳实芍药散。“假令不愈者”,吃这个还不好,所以这不只是气滞的问题了,此为腹中有干血,着于脐下。脐下的部位,就咱们在《伤寒论》上经常说的“膀胱”,“热结膀胱”,那都是部位,与膀胱没关系(编者按:胡老此处所言,据我们的理解是:胡老的学说把脏腑仅视为“部位”,而与脏腑“性能”无关),所以把桃仁承气汤证搁在太阳腑病,那是瞎闹。这搁在脐下了,你说与肚脐是什么关系?这是部位,干血着于脐下,和膀胱那部位是一样,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血室这个部位。“宜下瘀血汤主之”,这赶紧得下瘀血。那么这个下瘀血汤也“主经水不利”,就是不是产后妇人经血不利,腹痛,它也治。
那么这个方子,大黄、桃仁、䗪虫三味药所组成。广虫这味药类似水蛭虻虫,但是它在临床上有一个特殊作用是止疼,它性寒,䗪虫是寒性祛瘀药,也有烦满嘛,主要治陈旧性的瘀血,比桃仁、丹皮所治的瘀血要顽固,所以只是用桃仁不行,必须要搁䗪虫,䗪虫对顽固瘀血颇像水蛭、虻虫,但它有止痛的作用,所以它搁䗪虫。当然它还有胀满,这个胀满属实,搁大黄,不搁枳实了。
它这三味,“末之,炼蜜合为四丸,以酒一升,煎一丸,取八合,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”。“新血”两个字,恐怕错误。它前面说是干血,着于脐下,或者就是“干”字,再不然就应该是个“瘀”字,新血没什么道理,恐怕这是有错字。干血或瘀血都是对的,“如豚肝”还是干血,就像那猪肝似的,下来这个东西,那肯定还是干血。干血也是瘀血之类的,所以叫下瘀血汤。
以上三段,妇人产后腹痛的各方面都有了,有的属于虚寒,有的属于气滞血痹,有的血着于脐下这个部位而不去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