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经汤
吴茱萸三两,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、人参、桂枝、阿胶、牡丹皮(去心)、生姜、甘草各二两,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(去心)。以上十二味药,加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次温服。此方亦可治妇女少腹有寒,久不怀孕,兼治崩漏下血,或者月经量多,及到期月经仍不来潮。
方剂介绍
【症状】妇女五十岁左右,阴道流血数十天不止,每到傍晚时就发热,少腹拘急胀满,手掌心发热,心里烦,口干唇燥
【组成】吴茱萸三两,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、人参、桂枝、阿胶、牡丹皮(去心)、生姜、甘草各二两,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(去心)
【用法】以上十二味药,加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次温服。此方亦可治妇女少腹有寒,久不怀孕,兼治崩漏下血,或者月经量多,及到期月经仍不来潮
【胡希恕】“问曰:妇人年五十所,病下利数十日不止”,这个下利,《医宗金鉴》改得对,应该是“下血”,“利”应该是个“血”字,它不是下利数十日不解了,(如果是下利)那(就)不是带下(病)了。
“暮即发热,少腹里急,腹满,手掌烦热,唇口干燥,何也?师曰:此病属带下。何以故?曾经半产,瘀血在少腹不去。何以知之?其证唇口干燥,故知之。当以温经汤主之。”妇人五十,一般说地道就应该不通了,就是经应该断了,那么这个妇人呢?反而病下血数十日不止,这个临床上有的,在更年期有。“暮即发热”,我们这种情形,尤其她这种病“暮即发热,少腹里急,腹满”。前面讲瘀血证都是夜间重,咱们讲那热入血室,昼日明了,夜则语,“暮即发热”,她一到夜间就发热,这热肯定是个瘀热,瘀血之热。“少腹里急,腹满”,瘀血证陷于少腹部位多见,少腹急结,桃仁承气汤、抵当汤全是少腹满那么少腹里急,腹满,这都是瘀血证,在腹证里头有这情形,尤其在少腹。“手掌烦热,唇口干燥”,这是血虚,血虚生内热就是指的这个,血虚,津液也虚,所以五心烦热,唇口干燥,这是瘀血证的一个反应。
人年五十,应该没有例假了,那么现在这个妇人数十日(下血)不止,还有一系列的症状,这是什么道理呢?师说:此病属带下,这就叫带下病,下血不止也叫带下,白带也叫带下,为什么她有这个病呢?她曾经半产,瘀血在少腹不去,是这么个原因造成的。那么怎么知道的呢?你看那个证候就知道了“其证唇口干燥,故知之”,唇口干燥一方面是津虚血少,一方面也是瘀血证的反应,由这个症状知道瘀血不去,“当以温经汤主之”。
这个很好了,我们对于妇人调理月经,一般说用大攻下的很少。我们看看温经汤这个药,研究研究很有意思。温经汤的这个药它用吴茱英汤去大枣加桂枝,那么这就是温中降逆的作用,生姜是降逆的,桂枝治气上冲也降逆。既用吴茱萸汤温中降逆,同时又用麦门冬汤(人参、半夏、甘草、生姜、麦门冬),麦门冬汤是滋阴润燥而健胃补虚的,也健胃。麦门冬这个药是甘寒补胃液、补胃阴,现在的人都爱用石斛,其实麦门冬这个药挺好的,所以在炙甘草汤中也用它,竹叶石膏汤、麦门冬汤都用它,都是津液枯燥。这个津液从哪儿来呢?从胃来,你得健胃,所以这个(温经汤)用吴茱萸汤合用麦门冬汤温胃补虚总而言之要从胃下手。这个道理在哪儿呀?胃是生化之本,气血之源,胃不恢复、不能生津,那么光祛瘀就不行。本来下血数十日不止了,所以祛瘀药都是强壮药,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、阿胶、丹皮,仅仅这么几味药,这几种药是强壮祛瘀,而且有止血的作用,有阿胶嘛,但也的确祛瘀。这些药是生新祛瘀,无一不备。瘀血不去,新血不生,你光祛不生血,她这个人就虚得不得了,唇口干燥,血虚津液虚,五心烦热。我们调理妇人月经(用温经汤),“温经”这两个字非常有意思,这个胃喜温不喜寒,所以以温经为主,那么她这个久久的瘀血你不能够大袪,微温能行,寒了血反倒凝了,所以我们调理月经病的方剂,这个温经汤加减合适,是最好使的。
我们在临床上,有的时候出现柴胡证,这很多见,比方说胸胁满,恶心呀,不愿吃东西,小柴胡汤证是常见的,我们就不要用这个大祛瘀药了,就(编者按:应是小柴胡汤,而不一定是温经汤)配上当归芍药散,非常好使,与这(编者按:“这”,是指温经汤,或指“调理月经病”说的)都差不多。你看补中益气汤,都有用的机会。所以后世用八珍汤,但用生地还是有妨碍的它不是一个大味的止血药,生地比较寒呀,它对胃有影响,所以一般不用它(生地)还是对的。后世用四物加四君就是八珍汤了。由于这个,变化来用药也可以的,但是生地不能用,更不能用熟地,(熟地)用来用去胃弄坏了,就不能吃东西了。光一个四君子汤,力量很薄弱。这个很好!吴茱英汤合麦门冬汤既温中又养液,咱们(后世的说法)说是补胃阴,所以这个方子叫小温经汤,在调理妇人经脉的时候常有用的机会。但是胃必然得现这个证候,这个证候主要是人不愿意吃东西,恶心,用吴茱萸汤去大枣加桂枝嘛。那么在这个情形之下,芍药用的量不大了,如果肚子痛得厉害,配合当归芍药散比这个应该还强。所以有的时候现柴胡证,我们配合当归芍药散,与这个方子(编者按:温经汤?)都差不多。如果有头痛、呕吐或者头晕,加人吴茱萸也可以的,与这个方子就差不多了。
一般调理月经在妇科用的机会是最多的,这个方子的治疗它底下写得很清楚,“上十二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。亦主妇人少腹寒,久不受胎;兼取崩中去血”,崩中它也能治,有瘀血它也能祛,“或月水来过多,及至期不来”。这就是调理的办法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