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枣汤

芫花炒、甘遂、大戟以上三味药,各取等分,分别捣细混合成散,用水一升半,先加入肥大的大枣十个,煎煮至八合,去渣,再加入上药药末服用,强壮的人服一钱匕,瘦弱的人服半钱匕,在清晨温服。服药后如果泻下太少,病不解除的,第二天可以增加半钱匕药量继续服用。服药后迅速出现腹泻的,用稀粥调养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吃完(葛根加半夏汤)之后,微微出汗,定时而发,头痛,胸脘部痞结胀硬,牵引胸胁疼痛(悬饮),干呕、短气、汗出不怕冷的

组成芫花炒、甘遂、大戟

用法以上三味药,各取等分,分别捣细混合成散,用水一升半,先加入肥大的大枣十个,煎煮至八合,去渣,再加入上药药末服用,强壮的人服一钱匕,瘦弱的人服半钱匕,在清晨温服。服药后如果泻下太少,病不解除的,第二天可以增加半钱匕药量继续服用。服药后迅速出现腹泻的,用稀粥调养。

【胡希恕】有很多注家都这么讲:说有发烧怕冷,要吃解表的药。表解了,又有下利呕逆,把这些东西(下利呕逆,其人汗出,发作有时,头痛,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,汗出不恶寒)都搁里头了,就用十枣汤。没有这个治法!--十枣汤这个方药相当厉害,泻下相当凶,下利呕逆还给吃这个药,哪有这个事啊!这一段你们看看旁的注家本子,可以参考一下。

  呵呵,它(条文所说的症状)是串的。这个成两层看:一个是发汗以前,即吃葛根加半夏汤以前,有下利、呕逆、头痛、发热恶寒、心下痞硬满、引胁下痛。那么(另一个)经过服葛根加半夏汤之后,没有下利呕逆、发热恶寒了,这都没有了,只是头痛、心下痞硬满、引胁下痛、干呕短气,这是吃完葛根加半夏汤之后的症候了。根据这个来说,这是“表解里未和也”,应该用十枣汤。

  那么(十枣汤)这三个药,芫花、甘遂、大,都是下水的毒药,都有毒,所以用量都特别的轻,可泻下相当的重。我们看看方后注的说法,“上三味等分,各别捣为散,以水一升半,先煮大枣肥者十枚,取八合,去滓,内药末,强人服一钱匕”,就是壮实的人可以给到一钱匕,这个匕是古人盛药的器皿,就像现在小勺似的,古人的一钱就是现在的三分了,强人吃这些。“羸人服半钱”,瘦弱的人吃半钱,半钱很少了,一分半。“温服之,平旦服。若下少,病不除者”,泻的少而病还不去,“明日更服”,一天不要连续吃这个药,这是毒药,但当时也毒不死人。“加半钱”,明天吃,药量稍稍加一点,(昨天)吃一钱的(今天)吃一钱半,吃半钱的增加到一钱。“得快下利后,糜粥自养”,快下利,这个药我用过,下利非常的凶。这时候停药,糜粥自养,不要吃硬东西。这么凶的药能治呕吐下利吗?不能。所以前面这个(下利呕逆),不能够往(十枣汤证)一块儿搁了。

  芫花、甘遂、大戟这三个药差不多,都是下水的药。那么搁上大枣,妙不可言。古人方子中大概用猛峻的药都用甘药调之,都用甜药,甜能补脾,就是安胃,不顾正不行,不都给治坏了吗?所以胃不能给治坏。他为什么不要甘草而用大枣啊?这个地方好,大枣这个药,甜药之中能利小便,能祛水,既能顾正而制毒药,同时也能祛水。可是,枣得多用,药按现在说只是用几分,就搁上十个肥大枣。药如果多,用大枣也得多用。(十枣汤)这个方子我常用,它不但治悬饮这类病,凡是胸水都能治,甚至有时也用来治腹水,真正的实证的腹水也可以用,但不要这么用。我用(十枣汤)大枣起码用半斤,有的时候我用一斤,大枣先煮它,煮得没魂似的,把皮和核挑出来不要,只是汤和枣肉都在里头。我用汤剂不用面剂(散剂),这几个药芫花、甘遂、大戟,我都每样用二钱到三钱,用的好像挺重的,其实没关系,要用这么大量的枣,把这几味药搁到枣汤里煮,我让他们用大药锅,要一斤(枣)得用大砂锅,搁里头煮,煮得差不多,把药捞出来不要了,就喝枣汤、吃枣肉,让他少吃。一下子吃多了,那就泻的不得了。一会儿吃一点,要是稍稍地下了,那就暂停。我这么(用此方)治好很多人,尤其胸水,相当好使,你们可以这么用。一样搁二钱也行啊,不过枣务必得多,一点儿与人没害。不搁那么多枣可不行,我就根据这个来用这个汤剂的,在胸水、腹水我都用。以毒攻毒啊胃是得加强保护,所以古人在这上头是特殊注意的。

  (金匮要略方注)“脉沉而弦”不是说脉沉在里,脉弦主水,注家都这么注的,我看不是这样的,一个脉沉就够了,脉沉就是有水饮,“脉得诸沉,当责有水”嘛。弦就是主痛,所以后面跟个“悬饮内痛”,“病悬饮者,十枣汤主之”,就像我上面说的悬饮证候,就用十枣汤没错。

  十枣汤虽然看着挺剧烈,甘遂、大戟、芫花这三个药都是下水的峻药,也都有毒,但配伍的方法非常好,“三味药,捣筛,以水一升五合,先煮肥大枣十枚”,肥大枣不是那个小枣,肥大枣十枚,分量也不轻了,“取八合”,先把枣煮了,用一升五合的水,就是现在的一碗半水,煮剩八合,剩一半了,把这个滓子去了,然后把药末搁里面,强人搁一钱匕药末,羸人可搁半钱。“平旦温服之”,平旦就是一早,“不下者,明日更加半钱”,不让你一天连着吃,所以这个药剧烈,今天早上吃,吃了它不下,药还是不及病,第二天再稍加点。吃毒药应该这样的,这个地方都好,古人慎重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,不要一下子给人弄多少,当时治坏了,你傻眼了。一点点增加嘛。

  “得快下后,糜粥自养”,不要连着吃了,就要喝稀粥,胃因“下”也受伤了。这是原书所讲,我就因为这个(糜粥自养),把大枣加大量,大枣我用过一斤,起码也要用半斤,我也不是搁药末子,我把几味药也都搁二三钱重,三钱我也搁过,二钱我也搁过,都行。大枣多,拿大锅、砂锅。一斤大枣也这么吃,搁大砂锅,小砂锅搁不下啊。那个枣不要有虫子,好好挑一挑,要把枣煮到什么份上呢,煮得烂熟,枣核、枣皮都不要了,就留汤,这个汤很多了,连枣肉都搁里面,然后把药下到里头,煎一会儿,把药捞出来也不要了,拿枣汤子当饮,一会儿少吃点,一会儿少吃点,“下(利)”了就不要吃啦。

  这个非常好,肝炎腹水我也这么用这个法子,太顽固的、用一般药不行的我就这么用。这于人没伤,吃来吃去,肚皮就发皱纹了,一发皱纹就要好了,很好,尤其(治)胸水最好使。它不是治悬饮吗?饮在上头,对胸水尤其有效,这我用过了多少次了。所以本来是个毒药,因为大量用枣没问题,像现在我们(甘遂、大戟、芫花)用6克,一个药6克,问题不大的,先把大枣弄好了,把它搁里头,煎一会儿把药捞出去扔了,我治几个都挺好。

  有支饮家,根据上面来的。“咳烦”,就是频繁咳嗽发作了,这属于支饮;但是“胸中痛”还是悬饮,悬饮内痛,这是承之上面来的。

  那么这个很重,所以我们治痰饮咳嗽,要有胸中痛,这种饮都比较重,不突然间死去的话,可能一百日甚至一年病都不好,还得吃十枣汤。假设支饮牵连到悬饮而咳逆的话,非得想法祛饮不可,用什么呢?用十枣汤。这是针对痰饮咳嗽嘛,这里专讲咳嗽。

点赞(0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