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承气汤
大黄四两,厚朴二两炙、去皮,枳实大的三个炙,以上三味药,用水四升,煎煮成一升二合,去掉药渣,分两次温服。服第一次药应当解大便,如果服药后大便不解,可将剩下的药服完,如果大便已通,不要再服剩下的药。
方剂介绍
【症状】(阳明病)脉迟,身上出汗,不恶寒,身重,短气,腹胀满,大便不通
【组成】大黄四两;厚朴二两炙、去皮;枳实大的三个炙
【用法】以上三味药,用水四升,煎煮成一升二合,去掉药渣,分两次温服。服第一次药应当解大便,如果服药后大便不解,可将剩下的药服完,如果大便已通,不要再服剩下的药
【胡希恕】若腹大满不通者,可与小承气汤”。如果没有潮热,真正大满,腹胀满而大便不通,那也只能够与小承气汤和其胃而已也不能用大承气汤,“可与”小承气汤。小承气汤就是厚朴、枳实、大黄三味药,它也能通便,消胀力量相当的强,它有厚朴枳实嘛。“微和胃气,勿令至大泻下”,有的书没有“至”字(本书)他搁个“至”字,“勿令至大泻下”。微和胃气,那么这一个里头(的意思),也就是不能尽剂了,就是不能够按他原方子分量,就是少用。
(金匮要略方注)凡是谵语,都是胃不和、有燥屎,没有其他的问题。这里用小承气汤,说明胃不和、发谵语、有燥屎,一般是小承气汤。没有大的潮热,没有其他的非得用大黄、芒硝不可(的突出症状),用小承气汤可以和其胃,也能治谵语。
小承气汤比大承气汤差不少,虽然有厚朴、枳实、大黄,但是没有芒硝。大黄没有芒硝,解热力量就差。小承气汤证没有潮热,假若热得厉害,还要加芒硝;没那么胀就搁调胃承气汤,厚朴、枳实去掉;如果又胀又有热,实得都厉害,可以用大承气汤;只胀而没有那么大的热,可以用小承气汤。
它这是对的,“哕数”者,就是哕逆得相当厉害,这跟我们前面说的“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而愈”是一样的。如果大便不通,哕逆频数,再“谵语”,那当然可以用小承气汤了。小承气汤是胃不和而谵语,正好用它啊。同时这个哕逆就是由于谷道不通的关系,吃它就可以好了。
其实前面都有了,就是病哕,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而愈。《千金翼方》提出这个方子是对的。通大便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小承气汤的,要有谵语才可以用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