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苓汤

猪苓去皮,茯苓、泽泻、阿胶、滑石打碎,各一两。以上五味药,用水四升,先加入猪苓、茯苓、泽泻、滑石四味药煎煮至二升,去掉药渣,再加入阿胶烊化溶解,每次温服七合,一日服三次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脉浮发热,口渴,小便不利

组成猪苓去皮,茯苓、泽泻、阿胶、滑石打碎,各一两。

用法以上五味药,用水四升,先加入猪苓、茯苓、泽泻、滑石四味药煎煮至二升,去掉药渣,再加入阿胶烊化溶解,每次温服七合,一日服三次。

【胡希恕】吃泻药,变证他给你举了三个,头一个是虚烦;第二个伤了津液了,口中干欲饮,所以用白虎加人参,本来是白虎汤证;第三个由于虚其胃而使小便不利。小便不利,内里头停水影响表热、外热,外有郁热,所以就“脉浮发热”。那么有了停水了,小便不利,咱们说水不化气了,人就烦渴,跟五苓散那个渴是一样的。小便不利废水排不出去,新水就不吸收,不吸收组织上缺少水,反映到人身上就觉渴,所以这种渴就是小便不利造成的。那么这必须用猪苓汤,以利小便。

  猪苓汤与五苓散药物不同,可以分析一下。

  五苓散治气上冲,因为用桂枝了,所以五苓散证有头晕、心悸。头晕是胃有停水,胃停水多,而且又有苍术。五苓散是偏于有表证。

  那么猪苓汤就不是了,猪苓汤这几味药都是寒性利尿药一方面利小便,一方面解热,它(猪苓汤)不是气上冲,水不在上头,所以我们用猪苓汤,全是由于小便不利而有这种发炎症时最好使,尤其泌尿系感染,就用猪苓汤加生薏苡仁。如果这个人大便也稍干一点,就少加大黄,大黄不要搁一钱,现在说就3克了,因为大黄这个药,重用它则通大便,少用它就走前阴,它不泻。一般就用猪苓汤搁生薏苡仁就行,生薏苡仁要搁就得重用,所以猪苓汤治淋病、泌尿系感染、急性肾盂肾炎什么的都好使,可得加味,加薏苡仁、赤小豆都行,加薏苡仁好小便一利,渴也不渴了,热也解了。

  但是治渴的利尿药,一定要有猪苓,猪苓这味药它解渴,它利尿之中起解渴的作用。五苓散里头也有猪苓。那么其他这个(和五苓散不同的药物)呢?他把桂枝换成滑石了,滑石也是寒性利尿药。那么(猪苓汤)不用苍术、不用桂枝,另加阿胶,阿胶这个药是养血的,它止血嘛,由于热所伤,对于阴分它(阿胶)也好,所以有小便走血的时候,(阿胶)这个药也有可用的。(猪苓汤)这个方子也常用的。

  (金匮要略方注)这个是治淋的,古人对于淋、泌尿系感染都搁在一起了。小便利是一类情况,像肾气丸是小便利,里面有消渴的这种情况;小便淋又是一类情况,淋沥不通,“淋”不是咱们现在说的淋病,古人说的淋的范围也是相当广的,把小便艰涩疼痛都搁里头了,像结石也搁里头了,把那(结石)也算淋病里面的一个主要证候了,当然里头的治疗不净是治结石的。

  猪苓汤,在泌尿系方面是最常用的方子。首先,发热,一般泌尿系感染都发热。看看猪苓汤的药物,尽是消炎解热的药,这里头不搁术,猪苓、滑石泽泻都是寒性利尿药,尤其是泽泻,还有止渴的功能,所以以它为主药,泽泻一般用得还是多一点。另外搁阿胶,阿胶既止血同时也养阴。在有个方子里,甘遂配合阿胶也祛瘀。也就是在泌尿系感染若有血,咱们现在说潜血了,甚至于血尿的情况,它都治。

  这个方子对一般的淋病,或者是泌尿系感染,应用的范围最广、最好使。但是我们要加味,常用的加味的药就是生薏苡仁,大量用,要用30克。生苡仁这个药也是寒性的利尿药,不但有消炎作用,还有排脓的作用,炎性有化脓的机转也都好使,同时这个药有缓痛的作用,尤其泌尿系感染用这个法子百试百验。这是临床常见的病,吃了药就好,比用其他的药都好使。如果热得比较重,撒尿也疼得比较剧烈,可以稍加大黄,大黄不要多加。

  大黄这个药有几种用途:一是大黄通大便,通大便也能使其他脏腑的炎症也消除,远离脏腑的炎症也可以消除;二是要小量用大黄的话,它就走前阴所以吃完大黄小便特别黄,说明走前阴。它通利二阴,你要小量用,大便不泻,可以说它就走前阴了。所以(如果大黄加在猪汤或其他方剂里而目的并非泻下)大黄不要超过3克,一般用1克、1.5克、2克,顶多3克,不要过钱,这很好使,这是最常用的药。

  至于淋,在这儿也可以看出来,挺简单。淋病不是现在咱们说的那种瘴淋,瘴病资本主义社会是很多的,(仲景书上讲淋的)这些药都不行,现在这种病用西医治疗很容易了,打注射针就行了,就是青霉素就行,那是一种梅毒传染。在中医治法呢,用猪苓汤也有作用,但是要搁驱毒药。咱们以前的方剂里面有大败毒、小败毒,不过那药也没有什么大用,太霸道,把人吃得虚得不得了,也用不着(大败毒、小败毒),其实就用猪苓汤加减也可以的。

  (本书说的淋)这个不是那个(梅毒淋)病,这个就是小便艰涩疼痛,把泌尿系的感染都归纳里头了;以至于石淋,也就是结石,也归入淋病。对于结石的治疗也不外乎利小便,猪苓汤也治,五苓散也治。但是如果他疼得厉害就大量加生薏苡仁就对了。加生薏苡仁、大黄治结石病,我有过一些例子,五苓散加生薏苡仁、大黄我也用过,猪苓汤加生薏苡仁、大黄我也用过,都好使。他如果渴,偏于热用猪苓汤;脉浮有些偏于表证的,就用五苓散。

点赞(0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