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子仁丸

麻子仁二升、芍药半斤、枳实半斤(炙),大黄一斤(去皮),厚朴一尺(炙,去皮),杏仁一升(去皮尖,熬,另外研成膏脂状)。以上六味药,共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次服十丸,每日服三次,并逐渐加量,直至病愈为度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脉浮涩,小便频数,大便硬

组成麻子仁二升、芍药半斤、枳实半斤(炙),大黄一斤(去皮),厚朴一尺(炙,去皮),杏仁一升(去皮尖,熬,另外研成膏脂状)

用法以上六味药,共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次服十丸,每日服三次,并逐渐加量,直至病愈为度

【胡希恕】趺阳脉以候胃,浮为热,胃气生热则脉浮,故谓浮则胃气强。涩为津液虚,小便数亡津液,则脉见涩,故谓涩则小便数。浮涩相搏,亦必使阳绝于里而致大便硬。古人谓脾为胃运行津液,今胃中干已无津液可运,则脾的功能受到制约,故谓其脾为约,这种情况用麻子仁丸治疗。

这里可看出,由于津液亡失,因致大便硬者,与热结于里发潮热、谵语烦乱者显异,即如前述,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。唯其如此,故不可用大承气汤猛攻,而宜麻子仁丸以缓下也。

以上四条,是为脾约证做较详细的说明,虽所因各有不同,但津液绝于里,而致大便硬结的结果是一致的,此与大承气汤证热实燥结者大不一样。若就大便难一证取治,最易弄错,因此连续论述,或以证分,或以脉辨,处处示人以辨证之道,并名之为脾约,出麻子仁丸的主治方,以示与大承气汤显然有别之治。

(金匮要略方注)你看这个药,它是小承气汤加的麻子仁,麻子仁、芍药、杏仁都是滋润养液的药,同时也攻下,治阳明病嘛。不过这个阳明病是热轻,不是因为热结实于里,它不用大承气汤。而且(麻子仁丸证)虽然大便硬,人不感觉难受,现在的“习惯性便秘”都属于这种,没有热,老年人便秘也属于这种。所以麻仁丸这药是相当好的,好是因为不泻下,把它做成丸子,每回吃得少,主药用的麻子仁,麻子仁是个缓下药,滋润缓下,再做成丸子,不像光用承气汤那么猛峻,所以这个药长期服用对人无害,它没有下热的作用,因为里头没有芒硝芒硝是寒性药,祛热。那么这个方子,咱们以前也讲过。

点赞(0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