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连汤

黄连三两、甘草三两炙,干姜三两、桂枝三两,人参二两,半夏半升用水洗,大枣十二枚剖开,以上七味药,用水一斗,煎煮成六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升,白天服三次,夜间服二次。怀疑不是张仲景的方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胸中有热,胃有水气,腹痛,想呕吐

组成黄连三两、甘草三两炙,干姜三两、桂枝三两,人参二两,半夏半升用水洗,大枣十二枚剖开

用法以上七味药,用水一斗,煎煮成六升,去掉药渣,再煮取三升,每次温服一升,一天服三次。

【胡希恕】“胸中有热”,就是有热邪,而“胃中有邪气”,邪气指的水饮说的,热邪与水气相互激动,所以他“腹中痛”,就是里头水饮为热所激动,他就腹中痛,而且“欲呕吐”,胃要不停水他就不吐的,一般吐都是胃中停水的时候多。但是若没有热的刺激还好些,要再有热非吐不可。咱们讲小柴胡汤,“邪高痛下故使呕也”,有热邪,激动水,更容易呕吐。

'黄连汤主之”,黄连与黄芩这两个药在这儿可以看出(特色不同),黄连有治肚子痛的作用,黄芩没有(治肚子痛的作用)。上面(讲的)黄芩汤所以治腹痛,有芍药、大枣的关系这个(黄连汤)治腹痛与黄连很有关系。同时黄连治胸中烦热也比黄芩好。凡是在临床上用三黄泻心汤,人颜面潮红,大致都是黄连证多。黄芩也有这种情况,但不如黄连更明显。

所以(黄连汤)这个方以黄连为主,特别提出“胸中有热”。咱们说黄连上清丸,清上边的热。热往上攻,所以颜面潮红,胸中也特别觉得烦热。另外,要是还没水,他不会呕吐的。如果激动水,下面腹痛。这个药也治痢疾,也治下利。同时热在上头,寒饮也往上来,也容易呕吐的。

这个方子(黄连汤)与前面讲的泻心汤差不多,也有干姜、甘草、人参、半夏、大枣,与前面讲的甘草泻心汤等差不多的,不过没有黄芩,又加了桂枝。桂枝治往上冲,他觉得“胸中有热”,也有(气)往上冲,往上冲就得用桂枝镇冲气而降逆,所以搁桂枝。

点赞(0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