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胡桂枝汤

桂枝一两半,黄芩一两半,人参一两半,甘草一两炙,半夏二合半,芍药一两半,大枣六枚剖开,生姜一两半切片,柴胡四两以上九味药,用水七升,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升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发热、微恶寒(怕冷)、关节疼痛、微呕吐、胸肋苦满

组成桂枝一两半,黄芩一两半,人参一两半,甘草一两炙,半夏二合半,芍药一两半,大枣六枚剖开,生姜一两半切片,柴胡四两

用法以上九味药,用水七升,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升。旧本说:用人参汤(疑指桂枝汤加人参--编者注)加半夏、柴胡、黄芩,取人参一半的量,煎服方法同桂枝汤,又同柴胡汤

【胡希恕】伤寒六七天的时候,全是由表传人半表半里或里,“发热,微恶寒”,是表没解,“支节烦疼”也是太阳病;“微呕,心下支结”,不只是心下,是旁边,支是树枝(之意),两侧谓之支心下两侧,心下支结就是胸胁苦满的另一种说法,这是互词'微呕”,柴胡证心烦喜呕,微呕、心下支结这是柴胡证,上面是表未解,太阳病,所以他既用小柴胡汤又用桂枝汤,柴胡桂枝汤主之。

  一般在临床上,少阳病不能够发汗,不能够泻下,这是要紧的!但是有表证,不妨表、半表半里同时来用药,是可以的。像我们用小柴胡汤,要配合发汗药,可以呀。你就是加薄荷加点桑叶、菊花都行的。既然有表证,需要发汗,配合葛根汤我常用,那非常好。那么小孩子感冒,常常有这种情形。既有汗不出的表证,也有柴胡证,那么这时候就并着一块儿用就得了,也可以的。但是不能够不用柴胡(小柴胡汤),你只是用发汗药,这不行的,那准坏。这个我们要记得,这也是定法。

  所以他这个书上有例子(第146条)。他把这两个方子合并一起,就是治柴胡桂枝汤一个共有的证候,就是合并证。支节烦痛、身体疼痛,都是桂枝汤证。(本条柴胡桂枝汤)这也就是桂枝、黄芩、人参、甘草、半夏、芍药、大枣、生姜、柴胡。都用(小柴胡汤、桂枝汤)各半汤。桂枝汤减半,你看看那黄芩、甘草,原先是二两,这儿是一两;半夏原先是半升,现在搁二合半;桂枝这个没搁分量,没搁分量也应该是一两半;柴胡剂也搁一半,柴胡搁四两原先是八两;人参一两半、生姜一两半。都是搁一半(的量),这就是(小柴胡汤、桂枝汤)各半汤。叫柴胡桂枝汤就是柴胡一半桂枝一半,那么既有柴胡证又有桂枝汤证,可以把两个方子合起来的。

(金匮要略方注)《外台》还提一个柴胡桂枝汤。柴胡桂枝汤治心腹卒中痛,这不是寒疝就是心腹间骤然疼痛。小柴胡汤也是“或腹痛”,“邪在上,其痛必下”,不有那么几句话吗?小柴胡汤本身就痛。桂枝汤也治腹痛,桂枝汤里头有芍药,小建中汤就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又加了芍药。

  明明肚子痛,没有其他症状,有用这个方子(柴胡桂枝汤)的机会,但和寒疝还是不一样的,所以林亿他们附这个方子没有什么道理。这方子前面都讲过,不必详细说了。

点赞(0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