栀子干姜汤

栀子十四个干姜二两以上二味药,加水三升半,煎煮成一升半,去掉药渣,分两次服。如果温服一次后,出现呕吐的,停服剩下的药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伤寒用峻剂泻下后,身热、微烦

组成栀子十四个,干姜二两

用法以上二味药,加水三升半,煎煮成一升半,去掉药渣,分两次温服。

【胡希恕】大下”,古人这个大下大概都是巴豆剂。巴豆剂古人常用的,究其实是个好药。但是巴豆剂是下寒的,是个热药。所以经过大下之后,“身热不去”,(说明)药用得不对,不应该用热药来祛热,热还是不能去的。

微烦者”,搁个微烦,这个烦是栀子证。但是这里头搁个'微烦”这两个字,就是暗含着有干姜的这种寒证。这个病由于大下,这也是误治了。寒热错综出现,所以既用栀子,又用干姜。

栀子证是烦得最厉害了,他搁个微烦。当然这(栀子干姜里头有干姜,由于大下伤中气了,伤胃了,同时寒也生了。汤)寒生了,(但)在这一段里头没明白地说明,(我估计)恐怕这个人有下利、呕逆这种情况,要不他搁干姜干什么?所以(栀子干姜汤)这个热烦也不太明显,但是还有,所以他用栀子干姜,两个药寒热并用。这个方剂,既有子证,又有干姜证,干姜证我们知道了,呕逆、胃虚寒,或者有下利,干姜都可以治疗的。那么栀子当然就治烦、烦热。

所以经过误治之后,寒热错综,药也是寒热并用,这在古人是不相悖的。现在有人说你看你(怎么)既用子,又用干姜?这没关系的,只要有这种证,你这么用就不会错误的。没有干姜证,你当然不能用干姜,没有栀子证,你也不能用子。

点赞(0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