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
桂枝三两去皮,芍药四两,甘草二两炙,人参三两,大枣十二枚剖开,生姜四两,以上六味药,用水一斗二升,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升。旧本说:现用桂枝汤加芍药、生姜、人参。
方剂介绍
【症状】发汗后身体疼痛、脉沉迟
【组成】桂枝三两,芍药四两,甘草二两炙,人参三两,大枣十二枚剖开,生姜四两
【用法】以上六味药,用水一斗二升,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升。旧本说:现用桂枝汤加芍药、生姜、人参。
【胡希恕】“发汗后,身疼痛”,身疼痛是表证了,发汗之后,身还疼痛,(说明)表没解。表未解,依法应该用桂枝汤,是不是?但是,那个(桂枝汤证)脉可是浮,脉沉迟者不行,需要桂枝汤原方加味,加芍药、生姜,照原量再加1两,另外加3两人参。
“发汗后,身疼痛”,表不解,依法应该用桂枝汤啊,但是“脉沉迟”,由于发汗,里头津虚血少而有些虚寒的反应了,所以他要加(参芍姜),不但加人参,而且还要加生姜。生姜这味药是温中,是一个温性药。所以这个方子叫个新加汤,就是这个意思,虚还得用桂枝汤,需新加这几种药味,健胃以滋津液意思是这个意思。这个方剂就是桂枝汤原方,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大枣、生姜,在原方里头加一味人参,另外把芍药、生姜都增量。我们看这个方子就治桂枝汤的原方证而胃更比较虚。加生姜,里头也有恶心。张仲景这个书(对于)大家都知道的问题一般都不提,其实应该有呕,应该有恶心。
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,我们平常(很多同行)说津液虚、血液虚,都要壮水嘛,滋阴、养液,都用这个法子。这在临床上咱们得看(慎重观察),仲景这个书不是这样的,他有时候用四逆汤也养阴,你得看什么情形,也得辨证啊。后世见到热就是阴虚,生地、麦冬就往上上,那么见到寒就阳虚,就附子肉桂,这是错的。他这个书啊,真正的津液虚、血液虚,(要)看看在什么情形之下。在虚寒,阴寒证虚得最厉害了,这个时候津液虚,生地、麦冬一点也不能动啊,动用了就能死人的。你非得恢复胃气,咱们现在说就是理脾胃了,就是健胃,总而言之就是健胃。胃气一恢复,自能够化水谷而布津液,自然地就好了。这个(情况)在后世的医书里这不谈一点(通过恢复胃气而精液自布),一看到阴虚就想办法滋阴,那就错了。他这个书就是这样(发出警示),所以搁个“脉沉迟”。脉沉迟虽然说是营气不足,血少,在他的书上这么说的,但是也是虚寒里边多少是虚寒,要不然不足之脉怎么现迟呢。这样我们就不能够用解热滋阴的药,那个根本就是不对的,所以他用这个(桂枝新加汤)。
本站方剂来自于《伤寒杂病论》及解读书籍,具体功效请咨询专业人士,切勿轻易自行尝试!
转载请注明出处: 百籍医书 »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