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柴胡汤

柴胡半斤,黄芩、人参、甘草炙、生姜各三两切片,大枣十二枚剖开,半夏半升,用水洗以上七味药,用水一斗二升,煎煮至六升,去掉药渣,取药液再煎煮至三升,每次温服一升,一日服三次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脉浮细、困倦、喜欢躺着、胸肋苦满、心烦喜呕、寒热交替

组成柴胡半斤,黄芩、人参、甘草炙、生姜各三两切片,大枣十二枚剖开,半夏半升,用水洗

用法以上七味药,用水一斗二升,煎煮至六升,去掉药渣,取药液再煎煮至三升,每次温服一升,一日服三次

【胡希恕】小柴胡汤,主要以柴胡为主药了,你看看它用的量是半斤,这古人半斤,就是一剂分三付的话,每一付还得八钱呢。黄芩与柴胡这两个药,全是苦寒药,解热去烦。柴胡这个药在《本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它就是“主心腹肠胃间结气”。结气,就是结于胁下这个结,所以它治胸胁苦满,从胸到心下就是胃到腹,胃肠中结气邪气。推陈致新,它就是这个作用。所以柴胡配合黄芩,既能解热,又能够去胸胁满和痛。

  那么底下呢,用些健胃药,人参、甘草、大枣、生姜,都是健胃的,搁上半夏止呕,因为柴胡证是少阳病必呕啊,这个书这一节还没提,但是常呕、恶心。为什么搁这些健胃药啊?就是我们方才所说脉浮细,津虚血少了。津液虚、血少,血也是液,“血”不是咱们现在都知道的血球,不是血球少了,而是血液、血里面的液体少。津液少,血里的液体也少。那么津液的生成由哪来的呢?由胃来的。

  咱们讲桂枝汤的时候讲了,外邪之所以进里,就因为津液在外边不足以驱邪了,所以邪才往里头走。那么这个时候,还得想法来对付疾病:趁着没入里,健胃生津。所以早先徐灵胎他说“小柴胡汤妙在人参”,就在这一点。可是如果这病已经进里了,这人参要不得,就不能够再健胃了。病已经进里边了,你把门关上了,那就是关着门抓贼嘛,那还行吗?

  所以(小柴胡汤)这个方剂,它既是个解热剂,同时也是个健胃剂,健胃止呕。那么小柴胡汤证大概都是胃不好,这我们在临床上也常见,(否则)为什么他呕呢?所以(仲景)他这个书也是,不呕就是没有少阳病,不渴(就是)没有阳明病阳明病准渴,少阳病准呕,后头再详细讲,这个咱们先撂到这块。


  (金匮要略方注)小柴胡汤是个解热剂,同时是个健胃止呕剂,我们方才说的小半夏汤就包含在小柴胡汤里头。小柴胡汤里头有人参、甘草、大枣多种健胃药,同时又有半夏、生姜治呕,加上柴胡、黄芩也是个解热剂。“呕而发热”,这是柴胡证剂,当然要用柴胡汤。

  “呕”是多种多样的,也有半表半里有热、心烦喜呕的这种呕。这种的呕绝对有烦、热烦;那么四逆汤的呕,也不是一般的呕,是阴寒内盛,就是咱们说的里阴寒证,有上吐下泻(的症状),不是大便泻,而是小便失溲,这是机能陈衰;也有水饮的呕,前面讲的几个都是的。

点赞(1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