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二越婢一汤

桂枝,芍药、麻黄、甘草各十八铢炙,大枣四枚剖开,生姜一两二铢,切片,石膏二十四铢,打碎,用布包以上七味药,用水五升,先加入麻黄,煮开一二滚,除去浮在上面的白沫,再加入其他药物,煎煮成二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升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太阳病、发热、怕冷、热多寒少、脉微弱

组成桂枝,芍药、麻黄、甘草各十八铢炙,大枣四枚剖开,生姜一两二铢,切片,石膏二十四铢,打碎,用布包

用法】以上七味药,用水五升,先加入麻黄,煮开一二滚,除去浮在上面的白沫,再加入其他药物,煎煮成二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升。旧本说:应当是将越婢汤、桂枝汤的煎剂混合,每次温服一升。现将二方混合成一方,取桂枝汤二份药量,越婢汤一份药量。

【胡希恕】太阳病,“发热恶寒”说明还在表,但是“热多寒少”。热多寒少是冲着'发热恶寒”说的,不是(指)这个病特别的有壮热,不是(壮热)那个样子。发热恶寒的情况,热比较多而寒比较少,不是在发热恶寒之后另有大热而恶寒少,不是那个意思。虽然发热恶寒,但是它寒少,表证欲去了,虽然热比较多,但是脉微弱,外邪已轻啊,所以也没有多大里热。

脉微弱还有一个意思,底下他注了,“此无阳也”,这个“无阳”就是津液,就指津液说的。他这个书上,尤其在(谈及)表证的时候,他常说的无阳都是指着津液,脉微者为亡阳嘛。脉弱,咱们前面讲了,阳浮而阴弱,那个弱就是血少了。总而言之就是气血俱虚,就是津液血液都少,所以他说“此无阳也”。

'不可发汗”,发汗最耗伤津液了。唯独津液虚,所以不可发汗,宜桂枝二越婢一汤。那么这个表不解怎么办呢?还发热恶寒嘛。就稍稍地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清肃其表里。这也是个发汗药啊,(虽是)发汗药但它不大发汗。

这个(桂枝二越婢一汤)方子尤其小发汗,它不但有表证里头也有热,所以热多寒少,你就看出来了,表证要罢了,热多寒少,有人里之势,但是这个病非常地轻,脉微弱也就是邪轻的问题了,同时这个人津液也虚。(因此)这个不但麻黄汤用不得,用一般的桂枝汤也是不行的。所以它一方面用桂枝麻黄稍解其表,另一方面用石膏清其里热,它是这么一个方剂。


点赞(0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