奔豚汤
甘草、川穹、当归各二两,半夏四两,黄芩二两,生葛五两,芍药二两,生姜四两,甘李根白皮一升。上九味,以水二斗,煮取五升,温服一升,日三夜一服。
方剂介绍
【症状】奔豚证,气上冲胸,腹痛,往来寒热
【组成】甘草、川穹、当归各二两,半夏四两,黄芩二两,生葛五两,芍药二两,生姜四两,甘李根白皮一升
【用法】上九味,以水二斗,煮取五升,温服一升,日三夜一服
【胡希恕】奔豚汤这个药不常用,因为奔豚病很少见少阳病。这一段说的是少阳病“往来寒热”是柴胡证四个主要证候之一,腹痛也是属于柴胡证。奔豚没有不“气上冲胸”的,一直到咽喉,发作欲死。气上冲胸,胸胁也没有不满的,对吧?所以这个病证的征象,整个是柴胡证。
柴胡证本身不是奔豚,所以这个方子变了,用甘李根白皮,就是李根白皮,甘的,李子这东西,有甘的,有偏苦涩的,这里讲的是甘李根白皮,这个药解热作用跟柴胡差不多,但它有下气治奔豚的特能。那么这个方你一看就明白,半夏、黄芩、芍药、生姜、甘草,它也是柴胡剂的加减方子,但是以李根白皮来代替柴胡了,因为什么?它治奔豚。这个(奔豚汤)既能治奔豚,还是能治上面这个少阳证,胸胁满,往来寒热。
这段说明什么呢?还是要辨证,辨什么证?方证。它现哪个方剂的适应证,就用哪个方剂就行。这个(病证)现柴胡证,但柴胡汤不能治奔豚,你变化变化方药就行了,李根白皮治奔豚,这个书上也有的。
另外我们来看看这个方药的组成,还能看出些问题来。它用大量的生葛,生葛就是葛根,用五两,要用五两的话这个人非项背强几几不可,这是肯定的。它另外又用当归、川芎这些补血的药,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人奔豚病,现的是柴胡证,往来寒热,腹痛。同时它有项背强,强得厉害。而且有血虚的一种证候。用这个(奔豚汤)就对了,是这么一个方剂,但他话说得不够明白,就说“奔豚气上冲胸,腹痛,往来寒热,奔豚汤主之”。我们从药物上分析还应有这些:项背强,项背拘急得厉害,另外有血虚的证候,用当归、川芎嘛。其他是柴胡证,他用的也是柴胡汤的方子,但是没用柴胡,用的李根白皮,为治奔豚。
这个方剂我们还没用过,因为奔豚病不多见,(即便)见着了(奔豚病,但)现这个证候的情况少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