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
茯苓半斤,桂枝四两,甘草二两炙,大枣十五枚剖开,以上四味药,用甘澜水一斗,先加入茯苓煎煮,煮去二升水分,再加入其它药物,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次,一日服三次。
方剂介绍
【症状】发汗后肚脐下跳动(奔豚症)
【组成】茯苓半斤,桂枝四两,甘草二两炙,大枣十五枚剖开
【用法】以上四味药,用甘澜水一斗,先加入茯苓煎煮,煮去二升水分,再加入其它药物,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次,一日服三次。制作甘澜水的方法:用水二斗,倒入大盆内,用灼扬盆内的水,直至水面上出现无数水珠,即可取来使用。
【胡希恕】我们方才讲了,由于发汗导致气上冲,气上冲也能诱导着水往上冲,所以脐下悸也是个预兆,这就是水伴着气要往上来了,所以它搁个“欲作奔豚”。就是真正发作奔豚,这个方子(苓桂枣甘汤)也好使的。只是有水,小便不利,所以既用桂枝降其气冲--桂枝甘草,苓桂枣甘汤也是含有桂枝甘草的方剂了,另用茯苓、大枣以利水。大枣这个药也祛水,你看十枣汤不搁甘草,搁甘草不行,甜药里头唯独大枣利水,一般甜药都不利小便,所以甘草不行(不利水)。
这个方子煎法用甘澜水。什么叫甘澜水呢?底下有个注解,“作甘澜水法:取水二斗,置大盆内,以扬之,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,取用之”。这是古人的一个看法了,(因为病机是)水往上攻,水化气总是用甘澜水好。其实现在这个方药谁也不这么做(甘澜水),用不着,就用普通的水煎就行,这是古人的这么一种(古法)。古人的方剂里有一些言语习惯,认为甘澜水比较好,它在水的上头,是泡,使水化气呀,这个(甘澜)水好,其实不然的。
这一段讲的是误发了停水、蓄水之人的汗,就是膀胱有蓄水,小便不利,你发这样人的汗可不行。我们遇到里头有水饮在上头这类的(条文已经提到),像小青龙汤心下有水气表不解,如果小便不利、膀胱蓄水,那非搁利水药不可。谈到心下有水气,得去心下的水。心下的水呢?当然是用半夏、干姜细辛这类的温性药,不然的话这病也好不了。
(金匮要略方注)前头说“从惊发得之”,这要(灵)活看,奔豚汤也没有从惊的基础上而得啊。苓桂枣甘汤说的是一种“脐下悸”,“悸”在古人就是惊悸的悸,悸就是跳。悸也就是人的神识不安宁,也算是在惊的基础上来看的。
发汗后怎么脐下悸呀,根本就是里头小便不利,里头有停水,你光发汗不行,应该利水。不利水而强发汗,发汗药激动里头的停水,水就冲动,它要发奔豚。脐下悸,就是少腹有水伴冲气往上来,这就是要发奔豚以前的预兆,所以它说“欲作奔豚”嘛。
这时候所用方中有桂枝、甘草,桂枝、甘草也是一个方剂了,桂枝甘草汤,治脐下悸,跳得厉害,就是汗发得太多,气往上冲,所以欲得按者,跳得也厉害。
另外,搁茯苓,茯苓这个药也治心悸,所以安眠药里老搁茯苓呢,茯苓茯神是一样的,尤其配合桂枝一起,对神经官能症这方面进行治疗,像桂术甘汤也是。你看人眩晕等,我们用利尿药,经常用桂术甘汤、桂枣甘汤。心跳得厉害,桂枝茯苓加量就可以。苓桂枣甘汤也是。
苓桂枣甘汤也不一定是先有惊,但只是悸,悸也就是惊悸,也属于这个范畴。这就是要发奔豚以前的情形,“从惊发得之”,在这个基础上就容易发生奔豚,它说“欲作奔豚”
治疗的方子呢,一方面,治气冲,用桂枝甘草;一方面引水下行,利小便。表也就解了,要不然这表还是不解。在《伤寒论》讲得最多,如果小便不利,里面有停水,就要解表兼利小便,五苓散也是这么个用法。若不利小便,强发其汗,变证百出。脐下悸,欲作奔豚,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变化。
苓桂枣甘汤这个方子,不只能治脐下悸,欲作奔豚,凡是脐下悸,有些肚子疼什么的,这个方子也治。治脐下的跳,可见这个茯苓是大量用,你看它用半斤呢,茯苓治悸动。利尿药里头,也各不一样。茯苓起安定作用,酸枣仁汤也用茯苓,一般安眠药里头搁茯苓的多,起镇静作用。根据前面的解释,也就是“从惊发得之”。这是古人的看法。在临床上不一定是先有惊,这个悸也不是惊悸的那个悸,这就是停水,停水要是感觉烦悸,这是茯证。这个方子不仅治“欲作奔豚”,而且对“已是奔豚而脐下悸”,这个方子也起作用。
方后对煎服法说“上四味,以甘澜水一斗,先煮茯苓,减二升,纳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”,甘澜水的做法底下有小注,就是取水二斗,置大盆内,拿杓扬之,水就起珠子了,就撇这珠子,就叫甘水。这个东西现在不必这样了,古人有一些所谓秘方、秘法,有些特殊的(用法),属于习惯。某家这个方子嘛,传就这么传法,用甘澜水。你像有人收我的方子也用甘澜水,其实这个东西不一定(非得按照习惯),现在就用一般的水就行。奔豚非常简单,就是气从小腹往上冲,上冲性的一种神经症、神经反应发作时相当厉害,过后像好人(正常人)一样。治气上冲最有力的就是桂枝你看这后头两个方剂(桂枝加桂汤、桂枣甘汤)都是用桂枝。
假如有表证,还是用桂枝汤(加减),桂枝汤加桂就行。
没有表证,要看情形,你看前面这个(奔豚汤证),说的是少阳病,往来寒热、腹痛这种情况,那么,真正现柴胡证,用柴胡汤行不行?我认为行的,但里头要加治上冲的药。像苓桂术甘汤也可以加里头,桂术甘汤这药就准行,它也治气上冲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