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甘草汤

甘草四两(炙)、生姜三两切片、人参二两、生地黄一斤、桂枝三两、阿胶二两、麦门冬半升去心、麻仁半升、大枣三十枚剖开,以上九味药,用陈米酒七升,水八升,混匀,先加入阿胶外的八味药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再加入阿胶烊化溶解尽,每次温服一升,一日服三次。本方又叫复脉汤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脉结代,心动悸

组成甘草四两(炙)、生姜三两切片、人参二两、生地黄一斤、桂枝三两、阿胶二两、麦门冬半升去心、麻仁半升、大枣三十枚剖开

用法以上九味药,用陈米酒七升,水八升,混匀,先加入阿胶外的八味药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再加入阿胶烊化溶解尽,每次温服一升,一日服三次。本方又叫复脉汤

【胡希恕】脉结代”不一定要用炙甘草汤,但是“心动悸”,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,真正的由于虚,现在(的术语)说由于阴虚了(编者按:此术语非胡老常用的阴证之虚证,而是指阴津血虚证),可以用炙甘草汤。

  有些结代脉,如前面讲的抵当汤,脉沉结,沉之中见结就是脉挺沉有时停一下子,结脉,他用抵挡汤。所以实证里头有很多是瘀血证,反倒用下剂。可是那个(抵挡汤证瘀血证)不心动悸。如果心动悸相当厉害,动悸有点惊恐的意思《玉函经》说是“惊悸”,不说动悸,炙甘草汤是有作用的。炙甘草的药,我们来分析一下。主要是用桂枝汤去芍药,你看这里头有桂枝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,这是桂枝汤去芍药另加些滋阴药阿胶、麦门冬、麻仁、地黄,同时加人参健胃。所以生血、生津液,胃要是坏了是不行的。

  而且(炙甘草汤)方名也给我们一个启示。生地用一斤,麦门冬用半升,都是大分量。不说生地麦门冬汤,而说炙甘草汤。炙甘草不过才四两,为什么呢?甘能养脾,古人认为是甘药都是健胃的,这个方剂用的滋阴药都是甘药,尤其是麦门冬你看麦门冬的解释上,健胃,续绝伤,也是个强壮(性药),也有健胃作用。它甘寒,像人不能吃,用竹叶石膏汤,也搁麦门冬、人参。

  (炙甘草汤)这个方剂主要是健其胃气为本。由于阴分太虚了,当然他也搁滋阴药。他搁桂枝干什么呢?外调营卫,内滋阴液,然后健其胃气。这是一种治血虚、脉结代的正法,不健胃是不行的。所以我们遇着血虚、津液虚,(有的大夫)就是大滋阴,把胃给弄坏了,那是没好的,那个(治法)是恢复不了(血虚、津液虚)的。

  炙甘草汤后世给起个“复脉汤”(的名字),(我认为)是错了。真正脉要是绝,那谓之没有脉了,那只能用通脉四逆汤这种法子。这个方药(炙甘草汤)它复不了脉。这就是言过,这都是《千金》搞的。(炙甘草汤)它是治结代。结代当然那是脉出了一种间歇,它(炙甘草汤)复“间歇”可以,而不是脉没有了它(炙甘草汤)能复脉的,所以大家对于这个方剂(要注意),真正要到心脏衰竭、机能陈衰(程度),寒性药是一点儿也用不得了。我们后头讲的通脉四逆汤就是(治疗机能陈衰),那只能够救胃。所谓救胃扶阳了,胃气保住一分,这个人生命可以挽回一分。如果胃气全完了,那就是好不了。所以那个(胃气大损)必配四肢厥冷,四肢冷就是血液达不到四末,基础在胃啊!胃是水谷之海。胃一点消化作用没有了嘛。所以到那个时候吃这个方药(炙甘草汤)不行,一点寒性药也不能用了。


  (金匮要略方注)这个方子我们在《伤寒论》上讲过。这里说“治虚劳不足,汗出而闷,脉结悸”“脉结”就是跳跳停停,“悸”就是心悸。这个病指的肺结核。“汗出而闷”,肺结核末期也有这样的。脉结、心跳、汗出、烦闷,这是虚热证候,虽然“行动如常”,但是“不出百日”,就是说,这个病人要到这么样个情形,则“不出百日”非死不可。

  “危急者”呢,不像上边这么安定,而是像骨瘦如柴,呼吸短得很,脉数等类症状),不出十一日就要死。(上述日期)这都是要略之辞。

  这样的病(肺结核),也只能吃这个药。这个药(炙甘草汤)我也常用治肺结核虽然有一定的作用,但真正到他说的这个情形(虚劳不足,汗出而闷,脉结悸 ),也治不好。

  (炙甘草汤)它有效是真有效,在临床遇见这个病(肺结核),你们可以给患者用一用,那真有效,但是救不了命,病人最终还是容易死。

  炙甘草汤用大量生地、麦冬这种滋阴养液的药,对肺结核都是有好处的像麦门冬汤、竹叶石膏汤在临床上都常用的。但是这都是在(肺结核)末期的时候有效,但最终还是治不好,所以说肺结核到末期的确不好治。那么在肺结核开始的时候,(炙甘草汤)这个方子用不得,不能吃补药!要根据(肺结核)这个病有什么证候用什么药,这是对的。《千金》也容易犯这个毛病。这个药在这个时候用有效,是肯定的,他这就是指这一时之效说的。

点赞(1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