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芩汤

黄芩三两、芍药二两、甘草二两炙、大枣十二枚剖开,以上四味药,用水一斗,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升,白天服二次,夜晚服一次。

方剂介绍

【症状】(太阳、少阳合病)下利

组成黄芩三两、芍药二两、甘草二两炙、大枣十二枚剖开

用法以上四味药,用水一斗,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一升,白天服二次,夜晚服一次

【胡希恕】那么这种(太阳与少阳)合病,“自下利者”,可与黄芩汤。症候是什么,总而言之有热,太阳、少阳都是阳热的症候,就是既有表热,又有半表半里之热,是这种情况。但是太阳病绝不明显。要是明显的(太阳病),虽然有自下利,他也要用葛根汤。要是呕,用葛根汤加半夏。所以这个我们必须要分清了。刚才在协热利里讲了(163条),那个也是表里不解,(本条)这个也是表里不解,可是(本条)这个是从太阳少阳说的,有些口苦,就是有热象,半表半里也有热象,但是也有表热的情况,但它不是纯粹表证。要是纯粹表证,得先解表,要用葛根汤。

  黄芩汤这种下利,也是热利,这种热利就是痢疾了。没有明显的表证,但是有发热、口苦这一类的(情况),也给起名叫太阳与少阳合病,一发作就这样。那么这类情况有用黄芩汤的机会。黄芩汤它治下利、腹痛,它有芍药。它以黄芩为主药也是祛热的,烦躁、腹痛而下利者,可以用这个方剂。

  我们现在用的白头翁汤,它(白头翁汤)那个热比这个黄芩汤)更凶,甚至于排泄物都感觉烫,那你吃黄苓汤就不如吃白头翁汤了,那个(白头翁汤)后头也要讲,到阴就讲到。

这个(黄芩汤)以腹痛为主,腹痛有些烦,这种痢疾,就可以用黄芩汤,有热嘛。如果要是呕,还要加半夏、生姜,就是加小半夏汤,加小半夏汤就是止呕。黄苓加半夏生姜汤,就是黄苓汤加上治呕吐的半夏、生姜。

  黄芩汤就是黄芩、芍药、甘草和大枣,芍药甘草汤就治肚子痛,黄芩就是祛热、解烦,大枣是安中的药,也治肚子疼所以这个方药治肚子疼,热利腹痛。

  但是要是下重,里急后重的样子,这个(黄芩汤)不行,起码要加大黄,那就是莫妙于(最妙不过)白头翁加大黄。


(金匮要略方注)《外台》有个黄芩汤。这个黄芩汤与我们前面那个四物黄芩不一样,这个可以起名叫六物黄芩,近乎半夏泻心汤这类方药,黄、人参、干姜、桂枝大枣、半夏。

  那么这个方药当然是健胃止呕,它有人参、干姜(健胃),半夏止呕,同时也解烦,它有黄芩。这个方虽然没有黄连,但有黄芩。黄芩、黄连,我们前面讲白头翁汤知道,它们都是治下利的,解烦止利。

  所以这个方子一方面补胃治虚,用人参、干姜、大枣这些药,同时有半夏、干姜又能治呕,有黄芩也能治下利,所以它“治干呕下利”。这是在《外台》上有这个方子,这个方子与半夏泻心汤差不多。

点赞(0) 打赏

其他方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