泻心汤
大黄二两,黄连、黄芩各一两。以上三味药,用水三升,煎取一升药汁,一次服下。
方剂介绍
【症状】心气不定,心烦、惊悸,吐血,流鼻血
【组成】大黄二两,黄连、黄芩各一两
【用法】以上三味药,用水三升,煎取一升药汁,一次服下
【胡希恕】心气不足,不要当成是虚,不是虚,这个不足是指心悸、心烦之类讲的“不安定”,有人把“心气不足”改为“心气不定”,也是可以的。孙思邈就给改了,在《千金》上就是“心气不定”。“心气不定”什么意思?也讲不出来,就是心烦、悸。
这个方药都是寒性药,有炎症,上边充血,使之心跳,或者另有其他的炎症。人是颜面潮红。无论是吐血、衄血,以至下血,泻心汤都治的,这个方子很好。在临床上,血证现(泻心汤)这个方证的很多很多,但是如果没有心烦、心悸,上面的热不重,这个方子不行。
一般用(泻心汤)这个方子,有两种用法:一种是泻下大热,一种则不是泻下大热。
不让泻心汤泻下大热,则大黄不要搁里头煮。这我常用,分量可以根据这个(原方分量)用,就拿水冲冲,冲一会儿,用这个水来煎药,这就不大泻。就是高血压,这个法子也都常用。只要是上焦有热,上焦有热表现的症状是什么呢?颜面潮红即脸红、唇红,心烦、心悸,这是黄芩、黄连的症状,用这个方子就好使。
为让泻心汤下热,热真盛,大黄可以搁里头一起煮,就是大黄、黄连、黄芩(一起煮)。大黄的量很重了,你们看看,说顿服啊,古人一两,就是现在三钱。大黄二两,这就多了,就是现在的六钱了,也就是18克啊。我们不要用这么重。要是为这治血证,大黄我们一般用顶多也不能超过10克,一般用6克就行了。黄连、黄芩各3克就行了,黄芩我们多搁点也没关系,黄芩跟大黄一样的分量,用黄连这个药现在(分量要)少,可以搁3克。全好使啊。尤其是小儿没有虚寒证,小儿的鼻衄、吐血,(泻心汤)这个方子最好使了,我常用,这方子最常用不过了。
所以他提出个“心气不足”,这不是虚证,这很重要啊。心烦、心悸,是上焦有热,这种的(上焦有热的)吐血、血,用泻心汤都好使。“亦治霍乱”,那就不一定行了,霍乱篇讲没有它(泻心汤),这是后人添的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