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加龙骨牡蛎汤
桂枝、芍药、生姜各三两,甘草二两,大枣十二枚,龙骨、牡蛎各三两。以上七味药,用水七升,煎取三升,分三次温服。
方剂介绍
【症状】频繁遗精,小腹拘急痉挛,阴头寒,目眩,掉头发,脉芤迟
【组成】桂枝、芍药、生姜各三两,甘草二两,大枣十二枚,龙骨、牡蛎各三两
【用法】以上七味药,用水七升,煎取三升,分三次温服
【胡希恕】开始他讲失精。“失精家”指频繁失精的人,不是偶尔失精的人,那够不“家”,这是指频繁失精的。我遇上失精能致死的,这个人一闭上眼睛就失精,岁数不大,还是个小孩子,后来骨瘦如柴,他还是我一个亲戚,我还在念书的时候,他就死了。所以“失精家”也归在虚劳之内。既说“失精家”,不是偶尔遗精,偶尔遗精不算病,那是频繁遗精,虽然我说的那么重的(几乎)没有,一般的这种病很多。这个大家要注意。
凡是这种病,“少腹弦急”,我们上边讲“少腹里急”“弦急”比“里急”还厉害,他那腹皮拘急得很,肌肉也是。什么道理呢?就是虚寒,腹肌不和拘急痉挛。
他是下边有虚寒嘛,所以“阴头寒”,就是前阴、阴头这个地方,营养成分也就是津液不充分,下边不够,所以下边不到哪儿,哪儿就寒。不到手足,手足就厥冷;阴头这个地方达不到,所以阴头寒。
凡是失精,都是下边虚寒。上边则不然,虚阳上亢,“目眩”,这个眩是热。“发落”,热使发落,所以血虚能使发白,老人你看头发白,那么发落呢?是有血热的关系。为什么会有血热?失精都是上下不沟通,咱们(后世而言说它心肾不交,寒在下头,虚热往上,有气上冲。凡是虚证都有气上冲。你看麻黄汤证,它没有气上冲,桂枝汤证它有气上冲,表虚证嘛。气上冲,热也跟着往上泛,所以头眩晕,这个“眩”是个热,而发落。
脉呢?“脉极虚芤迟”这是个泛论,“极虚”就是虚劳的脉,就是无力:“芄”就是浮大中空的脉,“迟”就是至数也少,这种脉“为清谷,亡血,失精”,凡是清谷,下利清谷都是中虚得厉害,就是胃虚,吃什么拉什么,不能消化水谷;再一个就是“亡血”,亡血也可以有这种“极虚迟”脉象,因为亡阴,这个人热能也是不够的,所以脉迟,迟就是寒;再不然就是失精。他说这种脉“极虚芤迟”为诸虚之应,他是泛论这个脉了,什么诸虚?清谷、亡血、失精都可以出现这种脉。
他又提出“脉得诸芤动微紧”,那么得这个脉,这肯定是在男子为失精在女子为梦交,怎么讲呢?我把这个脉解释一下,从古人用药治失精能看出来,主要还是人的神经病变,总是情欲妄动。心神不宁,他就要动,就是心腹动,脉也动啊。王叔和讲“在关上,如豆摇摇”,不一定在关上,在临床上可以看出来,不一定在哪儿。这个“动”脉,你要是心腹动,脉就要在关下;你要是胸动,脉就在关上。里头有动,为什么生成动呢?因为它这个方子里有龙骨、牡蛎,龙骨、牡蛎在《伤寒论》里很多,都是治惊狂不安,所以是神经上的关系。这个梦遗失精的情况发生,主要与神经有关系,这是古人的看法。情欲妄动、相思不遂啊,这个人先在精神上,然后在梦幻上,之后就出了这个事(梦遗失精)。这个脉一定动,起始是心神不宁。
“微紧”,“微”就是不足了,什么不足?咱们说是精气不足了。精气还是我说的那个精气,就是津液了,血液也是了,阳气不足嘛。“紧”者还是有寒,“寒”者还是他说的那个“少腹弦急,阴头寒”
这个“芄”脉是极虚的脉,芄脉主亡血失精,它要与这几个脉象同时并见,“动”“微紧”,心腹动而又津液不足,同时再有寒,这肯定非失精不可。这个脉与上边的脉是不一样的:上边“脉极虚芤迟”,是诸虚之应,总是有大出血或下利清谷或失精,失精也可以有上边的这种脉。但下边这个脉肯定是失精了,为什么?这脉里有特殊的情况,有“动”,这一点很重要。但是,这是谈脉了,咱们在临床上,这个病也不用在脉上诊查,病人自己就说了。这是“男子失精,女子梦交”之脉,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,就是桂枝汤原方加上龙骨、牡蛎。龙骨、牡蛎的应用,一般后世都认为龙骨、牡蛎是固精的,这是错的,不是这样的!你们把《伤寒论》打开好好看了,它主要是治惊狂、癫痫这一类的病,就是神经不太安定,这个药是有些收敛,收敛精神。让精神不那么浮躁。那么这个桂枝汤呢?外谐营卫,内调气血。
它(桂枝加龙骨牡蛎汤)主要是调节神经,同时它也利于治外遗,也有收敛作用嘛,同时它有强壮作用,龙骨、牡蛎都有强壮作用。你看《伤寒论》上是一个火劫之后,大发汗之后造成的那种情况,它都是虚,所以龙骨、牡蛎多少都有补虚的作用,但不是大补。我们现在遇到遗精的病人,大补就上来了一个也治不好,我肯定,不信你们试试,保险治不好。这个方子(桂枝加龙骨牡蛎汤)非常好使,我常用。
还有个二加龙骨牡蛎汤,这两个方子(桂枝加龙骨牡蛎汤、二加龙骨牡蛎汤)可配伍着用,二加龙骨牡蛎汤是桂枝加龙牡去桂枝加附子、白,这个附子量不要大,最大量也不要超过6克,搁3~6克。这两个方子我常并着用我也不去桂枝,为什么?因为这个病有气上冲,“头眩”,“发落”,上冲得相当厉害,气上冲,不往下走,(也就是后世)古人说的心肾不交,还得让他们上下相交,桂枝还是要用的。我用的时候,就是往里加附子、白,挺好使的。附子不要大量用,因为下寒得厉害,阴头寒,精自出,所以要加点附子,但要少加。要是没有大寒热,就用桂枝加龙牡汤就好使。这个病常见,(我)治得很多了,你们可以试验。临床上我们常见(此类病的误治),你越补越不行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