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爪草
主治:解毒;化痰散结;瘰疬;结核;咽炎;疔疮;蛇咬伤;疟疾;偏头痛;牙痛
药材介绍
【别名】猫爪儿草、三散草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;化痰散结;瘰疬;结核;咽炎;疔疮;蛇咬伤;疟疾;偏头痛;牙痛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平原湿草地、田边荒地或山坡草丛中,在海拔1000m以上的中山山地亦可见生长。
【应用】 治疗颈淋巴结结核。以内服描爪草煎剂(或酊剂)为主,辅以补气养血中药,结合外科切开引流、搔爬手术,局部敷用各种猫爪草制剂,治疗单纯型、混合感染型、溃疡型、瘘管型颈淋巴结结核180例,经2-3个月的治疗,获临床治愈者134例,显着有效者32例,好转者14例。
【制剂及用法】
1.内服药:猫爪草150g,加水500ml,文火煎半小时,临睡前冲黄酒2-4 两同服,每日1剂。或用25%酊剂,日服3次,每次10ml。均以3日为一疗程,间隔3-5天给下一疗程。间隔期对体质衰弱者服八珍汤,对有溃疡或瘘管者服益气养荣汤,连服2-3剂。
2.外敷药:10% 猫爪草提出液,浸无菌纱条,用于坏死组织或干酪样物质较多的溃疡创面或瘘管;30% 猫爪草软膏,用于有混合感染或已形成溃疡的患处;或制成猫爪草凡士林纱条,适于引流或填塞瘘管之用,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副作用。曾对124 例在1-2年内随访,观察远期疗效,复发者4例,均为远位复发。猫爪草也可制成注射液,供肌肉注射,每次2-4ml,每日2次,仍结合局部常规处理。观察110例,治愈率90%。
上一味:
灶心土
下一味:
无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